高考改变命运,你还信吗?

北美财富网推荐  来源:搜狐教育 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|傅斯鸿

▲衡水二中2018年百日誓师现场(图:东方IC)

时至今日,我也没有觉得高考改变了我什么。即使那一年没有顺利进入那所大学,我也会在别的大学继续学新闻,继续自己的写作道路。有时我甚至都觉得有些恍惚,仿佛自己竟没有参加过高考一般。
又到了一年的高考时节。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,今年已是第41个年头了。在这41年里,高考从改变命运到敲门砖,见证了几代人的命运转折,而高考本身也在经历着变革。对于高考的质疑在多年以来早已成为争论不休的话题,如河北衡水中学、安徽毛坦厂中学这样的高考大军也倍受舆论关注。但无论争论如何继续,依然阻挡不了每年那几百万参加高考的学子走进考场,接受他们命运的选择。

古人关于科举考试有“十年寒窗无人问,一朝金榜天下知”的诗句,而在高校扩招之前,高考也被赋予了“知识改变命运”的神话,成为很多农村学子跳出农门的唯一路径。

随着1999年的高校扩招,让高考不再是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”。如今,尽管高考仍然有着庞大拥趸,但一些人已经有了更多样的选择,而“寒门难出贵子”的担忧也在当下显现。

当经历过高考的人再回过头来看高考时,其实并没有觉得它有多么的可怕。这就跟今天大多数中国人所面对的焦虑一样,可怕不是当下本身,而是焦虑的预期。高考就是这样的一种预期,一种将12年上学的辛劳都放在这一场考试当中的预期,一种对人生命运的预期。

事实上,很多人在高考之前并没有想好自己要的是什么样的人生。而更多的人是在一种盲目甚至懵懂的情况之下参加了高考。因此,我个人认为高中教育的弊端不在于只争取一个高考的分数,而在于没有给予学生一种更加明确的定位,让他们能知道自己想要的人生。

2004年,我参加高考的时候也面临着这样的抉择。以我当时的成绩想要考上一所重点大学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。然而,我自己却并未对高考抱有太多的期望。因为,我当时已经不把高考当做了唯一的路径。

我并没有把高考当做特别重要的事情来看待,是因为在高考之前,我参加了重庆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。我甚至还报名参加了艺术类招生考试。当时,我的老师看到这一情形之后,曾经语重心长地找我谈了一次话,大意是让我不要放弃,即使有前面的艺考做铺垫,但以我的能力,高考上本科线还是没有问题的。

其实,我的高考赶上了第二次分省出卷。头一年由于没有出卷经验,题出得太难,导致那一年四川省的划线非常低。于是,等到第二年出题的时候,考题并不难。这就导致了我这样的学渣在高考超常发挥的情况下,居然上了本科线。

这样的结果对于我来说是幸运的,但是对于我身边的一些人而言却并不是什么好事。因为那一年,四川省实行的仍然是估分填报志愿。学生们并不知道当年的录取分数线的划分,很多人盲目乐观地估分,结果造成了悲剧。

我记得那一年我所在的班级有60人,最终如愿以偿上到大学的还不到40人。这并非他们考得不好,而是他们在填报志愿时的盲目,使得他们最终与大学失之交臂,不得不再读一年高中,继续参加高考。而我当时已经抱定了决心要学新闻,哪怕是上专科也要离开高中升入大学。

现在想来我也觉得自己当初做的决定太过冒险,只不过我侥幸被一所“野鸡大学”录取了,开启了我的大学之路,也开启了我的文字生涯。也是在前不久,我与高中同学一块儿聊天时才知道,我们高中时班里的学霸,成绩最好的那位同学竟然因为那一次的志愿填报,最终没能上到大学。

很多人都在讨论高考的公平性,却忽略了在高考的背后,是一系列的问题。

在高考扩招之前,志愿填报采取的是考前填报,也有很多人因为临场发挥的问题与目标大学无缘,而到了估分填志愿时,由于前一年的分数线过低,导致后一年的分数线相差太大,很多人也与目标大学无缘。而这其中最受打击的恰恰是那些在此前没有过人生规划,此后又没有得到相应的指导,盲目参加高考的农村子弟。

从我上小学开始,中国教育就在不断地改革,直到现在,这样改革依然没有停止。从五年制到六年制,从文理分科到大综合再到3+X,如今又是英语在高考中的占比问题。似乎每一年的高考,考生们都在经历着不同的变化。

▲图:东方IC

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幸运与选择,在考题最简单的时刻顺利地进入了大学。而我那些复读的同学在第二年的高考中,同样经历了志愿填报与划线的问题。由于2003年的划线太低,2004年要以上一年的划线做指导,所以分数线在2003年的基础上增加得不算多,总体只增加了60分,而到了2005年,分数线在2004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近60分,这也就使得我的那些复读的同学们重蹈了去年的覆辙。

事实上,除了填报志愿的因素之外,大学的招生名额也是考生们在报考大学时的一个问题。很多大学甚至很多专业在某省的招生名额只有1个甚至几个,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很难选择。

我记得我表姐高考时就是这样,当时她所报考的大学在四川只有一个名额,只不过她那年的考分很高,顺利地被录取了。更多的情况下,高中老师是不建议学生填报这种只有一个名额的学校。而更多的学生只能随大流,选择那些有足够多招生名额的学校,哪怕那个专业并不是他所喜爱的。

▲高考志愿填报(图:东方IC)

这样情况不止发生在我们身上,我的一些比较年长的朋友也有同样的经历。我的朋友唐映红参加高考的时候,清华、北大在四川的招生名额比上一年减少了三分之二,即使他那年超常发挥,也与这两所大学无缘。由于头一年的招生名额极低,导致第二年四川考生竟然都不敢报考,以致那一年有学生以刚上重本线的分数被北大录取。

时至今日,我也没有觉得高考改变了我什么。即使那一年没有顺利进入那所大学,我也会在别的大学继续学新闻,继续自己的写作道路。有时候我甚至都觉得有些恍惚,仿佛自己竟没有参加过高考一般。或许是因为今年已经距离我参加高考过去了14年,关于高考,关于那些在高考之后的人生抉择,在今天回想起来,又是别有滋味。

注:本文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

来源及声明:内容来自于网络,文字图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我们致力于保护每一位原创者的内容,但因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等各种渠道,无法追溯作者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:beautcanada@gmail.com,核实后即刻删除!北美财富网